白帝,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修书告慰孝感皇后而留下的“白帝书”中的一处场所。它位于长江三峡的巫山县城北25公里的官洲渚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。
一、历史渊源
据史书记载,公元前278年,楚国国君首阳君在白帝山筑城并建都白帝城,此后白帝城先后被楚、西汉、蜀汉等王朝使用。诸葛亮时代,因当时战火连年、民不聊生,他决定借助地理环境的优势,在白帝山筑城以坚守川陕道的通道,作为蜀汉内线防线的一部分攻防关键点。
二、山水环境
白帝山形如孤帆半削,海拔1200余米,坐落于巫山县城北岸,三面环水,一面峭壁,气势雄奇。沿途风景绮丽,群峰云影,奇树异花,山水相融,游人如织。其地形险要,易于守卫,曾被列为”楚汉关”之一。
三、文化传承
白帝城的历史背景以及独特的山水环境,烙印了无数优秀文化的印记。在这里,还留存有汉代玉砖残片、造像碑刻、唐宋磨盘等众多文物遗迹。同时,白帝山也是武侯祠祭司、张飞景耀处等重要题材的元素来源地,被誉为”传统文化经典之地”。
结合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,白帝已发展成一个集旅游、观光、文化、休闲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胜地,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重要站点之一。